•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原子能科学技术毕业论文致谢(原子能科学技术
  • 原子能科学技术毕业论文范文(原子能科学技术
  • 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娄底都出了哪些名人)
  • 送别!核技术应用专家毛用泽院士逝世
  • 创耀科技跌9.2%破发

通知公告

  • 《原子能科学技术》投稿方式
  • 原子能科学技术版面费是多少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剧透2022!为国铸剑四川十大科技前瞻(3)

来源:原子能科学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9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生产医用同位素的反应堆属于稀缺资源,国内仅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拥有为数不多的反应堆可用

生产医用同位素的反应堆属于稀缺资源,国内仅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拥有为数不多的反应堆可用于同位素生产。

2021年6月,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多部门发布《医用同位素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我国将逐步建立稳定自主的医用同位素供应保障体系。

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生产的高比活度碳[14C]酸钡 图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记者了解到,由核动力院牵头的同位素及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案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是国家发改委唯一批复的同位素及药物领域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联合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云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顶尖的同位素及药物研发、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临床试验及应用单位,共同组建“产学研用”高效协同的科研技术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一体化平台。

去年,国家原子能机构放射性同位素及药物研发中心落户中物院二所。该单位也在开展裂变Mo-99,99Mo-99mTc发生器、I-131、I-125、Lu-177、Tb-161、Y-90、C-14等10余种医用同位素及制品的制备工艺研发、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研究。

中国医用同位素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发展已驶入快车道,前景十分广阔,相信经过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医用同位素在川自主化、产业化的“黄金十年”,前景可期。

【前瞻7】

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在川举行

清洁能源相关产业加速布局

步入2022年,四川清洁能源生产、支撑和应用全链条关联产业将得到重塑和快速发展。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世界清洁能源装备大会将在川举行。

一批具有基础性支撑性引领性的重大能源项目已经落地并开始推进,包括四川华电内江白马2×475兆瓦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号机组项目、川渝特高压联网工程、川渝天然气千亿产能基地、西南地区百亿级储气调峰基地、四川时代动力电池等。

四川时代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已正式投运 宜宾日报记者 王宇 摄

清洁能源核心产业将进一步做优做强,水风光等基地开发、天然气开发利用和氢能产业发展将有序推进,攀枝花和阿坝、甘孜、凉山风光资源开发是重点推进对象,将全力打造“两江一河”清洁能源走廊。同时,攀枝花将深化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打造钒钛和清洁能源两大“千亿产业”,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并与东方电气等多家企业联合打造“绿氢之都”,建设全国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

四川晶硅光伏和能源装备产业将发展壮大,以建设世界级晶硅光伏产业基地为目标,成(都)乐(山)眉(山)晶硅光伏产业齐头并进实现一体化发展;成(都)德(阳)光伏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引领清洁能源装备产业发展;通过实施“川气东送”二线(四川段)等干线管道工程、建设微电网和智能电网、发展“5G+数字电网”“5G+智能燃气管网”等增强清洁能源科学调配能力和智能化运用。

清洁能源应用产业不断壮大,立足国家所需、四川所能,四川将重点发展动力电池(遂宁、达州、宜宾等)、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成都、雅安)、钒钛资源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前瞻8】

5G基站将有12万个

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或达40%

2022年,四川将初步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对我省地区生产总值(GDP)贡献率大幅提升。全省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0%。

数字经济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将启动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自贡5G创新应用产业园、眉山数字经济孵化基地、广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批项目。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全省5G基站将达到12万个,5G网络实现县级以上城区全覆盖,卫星遥感基本具备全球卫星影像服务能力,北斗导航实现城市亚米级定位和位置服务,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数达到15万个,设备联网数量达到1000万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做大做强,绵阳新型显示用偏光片研发及生产、中兴通讯西南总部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将助推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发展,电子信息“1234”工程成效开始显现。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上一篇:周建明:从国家科技制度建设来看,美国是怎样
    下一篇:(科技)日本暂停一种辐射超标海鱼上市销售

    原子能科学技术投稿 | 原子能科学技术编辑部| 原子能科学技术版面费 | 原子能科学技术论文发表 | 原子能科学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原子能科学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